第四十四回 难丁山梨花佯死 薛丁山拜活梨花(1 / 2)
暂且按下之前的事情不表,且说樊梨花对母亲说道:“母亲,孩儿习得起死回生之术,此番想要好好戏弄薛丁山一番。” 夫人满脸疑惑,问道:“人死又怎能复生呢?” 樊梨花解释道:“母亲有所不知,孩儿学过庄子的仙术。孩儿打算诈死,到时传令三军,让大家都身着白衣,备好棺木,将孩儿入殓。在正堂设好灵座,让众人皆作痛哭悲伤之态。等那冤家到来,母亲也要假意痛哭,狠狠责骂他一番,埋怨他忘恩负义,如此方能叫他心服口服。” 夫人听了,对女儿的奇妙法术深信不疑,当即满口答应。
于是,樊梨花立刻佯装生病,仅仅过了三日,便对外宣称病逝。三军将士听闻此讯,皆悲痛不已,纷纷挂起白幡,操办丧事,一切都准备得妥妥当当。这些事情暂且按下不表。
再说薛丁山,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,翻山越岭,七步一拜,直拜得脚跟肿痛不堪。可他心里清楚,若不这般虔诚跪拜,罪责必定不轻,只能强打起精神,继续一路拜来。眼看就要到寒江关辕门了,他却见辕门之上挂着白幡,心中顿时大惊,暗自思忖:“不知是谁去世了?我不妨闯进去问个明白。” 他手捧香凳,向守门军士打听:“大哥,这千岁衙门里是哪位故去了,为何挂白幡在此?” 军门一听,双眼泛红,泪水夺眶而出,说道:“世子,不幸得很,千岁突发急病,才过了三日就亡故了。”
薛丁山听后,犹如五雷轰顶,吃惊不小,竟当场跌倒在地。过了半晌,他才缓缓苏醒过来,仰天悲叹:“天啊,我薛丁山的命怎如此苦!吃尽苦头,拜到此处,只为求小姐回心转意,出兵相助,没想到小姐竟急病身亡,这叫我如何回去回复圣上?也罢,小姐虽已身死,我还是拜到她灵前,倾诉我的心意,即便回去受死,我也甘心。” 军门听闻,赶忙进去禀报夫人,夫人吩咐打开大门。
薛丁山哭着跪拜进堂,一见到小姐的灵座,便放声大哭起来,边哭边喊道:“贤妻啊,都是我不好,你两次救我性命,我却三次休了你,才招来这般大祸。如今小姐身死,我实在无法回旨复命,不知小姐可有遗言留下?” 夫人在里面听到哭声,赶忙走出厅来,满脸泪痕,指着薛丁山骂道:“你这无情无义的畜生!害她丢了性命,还在此假惺惺地哭!来人,给我把他打出去!” 话音刚落,一班女将便手持皮鞭,气势汹汹地打了过来。薛丁山见状,吓得转身就跑,女将们随即关上了内堂门。薛丁山满心悲苦,又遭夫人一番数落,连遗表都没敢讨要,只得再次踏上返回白虎关的路。这一路上,他又经历了诸多艰难困苦,暂且按下不表。
再说樊梨花,重新打开棺木,对夫人说道:“孩儿诈死,为难了那冤家一番。但孩儿担心此事若被朝廷知晓,会落个欺君之罪。不如先写好表章,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详细说明,派人先行奏闻朝廷,如此一来,朝廷定然不会降罪于我们。” 夫人点头称赞道:“我儿所言极是,心思缜密,比得上男子,神机妙算。那就快些修表章吧。” 樊梨花当即挥笔,将表章写得情真意切,条理分明。她在内衙郑重地拜好表章,派人连夜出发,不分昼夜地赶路,终于赶到白虎关。来人下马后,径直走入内衙,将表章呈给天官,由天官上奏皇上。
皇上看过樊氏的奏表,龙颜大悦,心想西番竟有这般聪慧的女子,想要三次为难薛丁山。如今正值用人之际,朕自然不会不准,还对程咬金夸赞樊梨花能干。这些事情暂且按下不表。
再说薛丁山,一路辛苦奔波,终于回到御营,向天子哭诉事情的经过。天子佯装大怒,说道:“朕派你去请樊梨花,你说没有凭据,她不肯出兵。这次又命你拜上寒江关,为何又说梨花身死?分明是一派胡言!既然她病死了,为何没有遗表?都怪你三番五次休弃她,忘恩负义。前日徐军师保奏,若请不到梨花,便要将你斩首,你还有何话说?” 随即传旨:“薛丁山犯下欺君杀父之罪,处以乱箭射死之刑。” 御林军领旨,立刻将薛丁山绑在旗杆之上,专等行刑的旨意下达。薛丁山吓得魂飞魄散,肝胆俱裂。
这一幕惊动了薛老夫人,她带着两个儿媳和金莲小姐匆匆赶来。只见薛丁山被吊在旗杆之上,四十名弓箭手已然扣弓搭箭,只等时辰一到便要行刑。夫人见状,悲声呼喊:“我的亲儿啊,你犯下如此大罪,两次都有人保奏,可这次怕是性命难保了,叫为娘怎能不痛心!你不该三次抛弃梨花,结下冤仇。如今她手握大权,自然要报仇。本指望养儿防老,谁知却要白发人送黑发人。” 说罢,放声大哭起来。姑嫂三人见此情景,也心如刀绞,在营前痛哭不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