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3章 李暄:沟槽的蓝玉,喜欢背刺?看这回我怎么收拾你!(1 / 2)
“当真能守得住?”崇祯虽然也懂得王承恩话中的那些道理,但还是十分紧张,也说不上来原因,他总觉得事情不会和想的那样顺利。
王承恩心里其实也不是很有底气,不过为了能让崇祯安心,还是装作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说:
“陛下放心!除非那些逆贼能长出翅膀,否则绝无可能在短时间内攻入紫禁城!”
崇祯闻言陷入了沉默之中,片刻后,他忧心忡忡地看向刘文八千潜军城外驻地所在的地方,说道:
“可是,万一东林党的人已经察觉到了潜军的存在,诬陷他们是逆贼,趁机发兵围剿该如何是好?”
话音落下,王承恩维持不住原先自信的表情了,他额头上不由落下了一滴汗珠。
王承恩绞尽脑汁地去思考对策,结果毫无所获,他不得不承认——如果真被崇祯说中了,那么今日他们便是十死无生!
主仆二人互相对视,半晌没人说一句话,空气之中的气氛顿时变得极为沉重。
“陛下不必担心!”过了会儿,王承恩脑中灵光一闪,忽地抓住了一根“救命稻草”:“那八千人藏的极好,且平时伪装成灾民,东林党如何能注意的到?即便有所察觉,真发兵去围剿,我们面临的也并非是死局——只要太祖过来,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!”
话说完,崇祯忐忑不安的心立刻平静了不少。
是啊!
就算潜军不来,不是还有皇祖吗?
只要皇祖来了,区区一万逆党算得了什么?
……
崇祯正如此想着。
忽地,像是想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,脸上的肌肉又变得僵硬了起来。
“可皇祖似乎只能带一百人来我们这儿,这么点儿人,即便武功再怎么高强又如何能歼灭八千逆党?”
王承恩身上冷汗直冒。
是啊!
一百人,哪能改变的了战场上的局势?
现实又不是话本,小说。
不过,王承恩为了让崇祯安心一些,还是强行找了一个理由:
“太祖圣武,昔年率雷霆之师荡平胡尘,光复河山,功业之隆,盖越秦皇汉武!臣等智短,岂可妄度圣主雄略?今虽逆党猖獗,但只要太祖亲临,必能廓清寰宇,肃正纲常!”
这话说的其实很强行,但还是让几乎要绝望的崇祯有了感受到了一丝希望,稍微安心了些许。
“大伴所言有理,没错,只需要等皇祖显圣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!”不过话虽如此说,可崇祯的目光之中还是藏着相当多的急切与焦躁——难道真的只能硬等?到时候皇祖也没办法该如何是好?被皇祖认为无能又该如何是好?
就在崇祯万分焦躁之时。
紫禁城外,战斗已经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。
八千潜军依靠着数量极少的云梯以及攻城锥,一次又一次发动进攻,而紫禁城的守军则是无所不用其极,金汁铁水轮番上阵,一次又一次的挡住了潜军的进攻。
惨叫声,哀嚎声,在紫禁城的内外此起彼伏!
四处都是残肢断臂,亦或者被烧的面目全非的尸体。
俨然一副地狱景象!
刘文看着这般光景心情相当地复杂。
战死的这些人当中有不少都是与他喝过酒的兄弟……
“不能继续这样打下去了。”
刘文纠结了一会儿,转身离开前线,求见朱元璋。
他有些着急地说道:“老爷,已经打半个时辰,折损了数百弟兄,可紫禁城依然固若金汤啊,属下以为如此打下去不是个办法,不如暂且退兵,从长计议。”
朱元璋睁开了眼睛,他扫了刘文一眼,目光旋即冷了几分:
“你这是在教咱做事?”
刘文顿时感受到了一股令人窒息的压迫感。
他额头上冷汗直冒,忙说:
“不,不敢,属下只是觉得继续这样打下去,就算拼到兵粮寸断,也打不下紫禁城。”
朱元璋目光中的冰冷忽地消散,语气也缓和了些许,说道:
“再死一些人,就退。”
刘文闻言大惑不解:
“既然要退兵,为何不现在就走?”
“榆木脑袋!咱说退,不是退兵,是以退为进!”朱元璋颇为不满地说道。
刘文表情很是困惑:“怎么个以退为进法?属下……想不明白啊。”
“哎!”
朱元璋无奈地叹了口气,心里暗暗道:这家伙可以当个将军,但并非帅才。
如果有的选,朱元璋肯定不会再把军队的指挥权给刘文。